6月24日,北方華創發布公告,公司協議受讓與沈陽中科天盛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科天盛)所持芯源微股份已完成股份過戶登記手續,股份過戶日期為 2025年6月23日,股份過戶數量為16,899,750股,占芯源微總股本的8.40%。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2025年3月20日,北方華創采用現金為對價方式,協議受讓中科天盛持有的芯源微8.40%股份,交易金額為1,448,477,572.50元(約合14.48億元)。此外,北方華創還于近期完成了受讓沈陽先進制造技術產業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芯源微9.48%股份,交易金額達1,686,863,679.20元(約合16.87億元)。兩次受讓總金額合計31.35億元。
目前,北方華創持有芯源微約17.87%股份,為芯源微第一大股東,并取得了對芯源微的控制權。
資料顯示,芯源微的主營業務是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是顯影設備、清洗設備等產品,其中多款設備可應用于OLED制造領域。
針對此次入主芯源微,北方華創表示,在半導體裝備業務板塊,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刻蝕、薄膜沉積、爐管、清洗、快速退火和晶體生長等核心工藝裝備,芯源微的主要產品包括涂膠顯影設備等核心工藝裝備。雙方同屬集成電路裝備行業,但產品布局有所不同,具有互補性。本次北方華創取得對芯源微的控制權,有利于雙方協同效應的發揮。
2025上半年OLED設備領域動態
集邦Display觀察到,受OLED面板產線從6代線向8.6代線升級的推動,2025 年上半年上游顯示設備領域迎來密集動態。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初至今顯示設備相關行業事件已達十余起,主要集中于設備訂單簽訂與出貨環節。

據了解,OLED面板制作過程的主要環節大致可以分為背板段(Array段)、前板段(Cell段)以及模組段(Module段)三道工藝,各環節近期動態如下:
在背板段所需的刻蝕設備領域,據近期業內消息,中微公司的刻蝕設備已經進入國際廠商供應鏈。此外,中微公司今年還將投資30億建設公司華南總部及產品研發與生產基地。該項目將面向大平板顯示設備,并將延伸到其他大平板類微觀加工技術,如智能玻璃、板級封裝等新興領域。
前板段的蒸鍍工藝是OLED面板發光性能的核心環節。韓國的Sunic System今年上半年分別獲得了來自萊特光電、京東方子公司以及三星SDI的訂單,其中金額最高為1.8億元;國內專注于蒸發源的奧來德獲得了京東方第8.6代OLED產線的訂單,金額高達6.55億元;據業界消息,合肥欣奕華旗下的G8.6點型蒸發源系統已通過頭部面板廠商的適配驗證,并在著手推進G8.6 OLED蒸鍍機研發。此外,合肥欣奕華還在今年6月初完成超3億元B+輪融資,公司發展再提速。
模組段的檢測和老化設備直接影響面板良率與顯示效果。今年上半年,華興源創完成國內首臺G8.6 AMOLED TSP OS檢測設備出貨,該設備可實現觸控屏與顯示面板的一體化檢測;佳智彩的G8.6 OLED De-mura設備則針對面板顯示不均問題提供修復方案。
結語
在下游面板廠商加速從6代線轉向8.6代線的同時,國產顯示設備企業也迎來技術驗證與市場滲透的關鍵機遇。盡管目前在背板段、前板段工藝中,相關設備仍由國外企業主導,但以中微公司、奧來德、合肥欣奕華為代表的國內企業也已經實現了實質性的突破。
未來,隨著OLED 8.6代線量產以及更多高世代OLED線的投建,高端顯示制造用設備需求將激增。而快速進步的產業也將反推本土化進程提速,中國顯示設備產業有望加速實現技術突破,逐步提高全球市場話語權。(文:集邦Display Morty) |